2015「原萃咖啡 ● 南國典藏」霧台、三地門、瑪家、泰武之兩天一夜原鄉咖啡文創輕旅行 (下)
第二天(12/20)
第二天早上我們驅車前往吾拉魯滋,這是建在泰武鄉的另一個永久屋部落,居民皆為原本居住在大武山上的排灣泰武部落族人。跟禮納里相比,這裡的規模小很多,禮納里容納了三鄉三村四百多戶人口,吾拉魯滋只有一百多戶。建築型式也不太一樣,禮納里採用輕鋼架木屋形式,吾拉魯滋則是鋼筋水泥建築。相同的則是同樣筆直寬闊的街道和樓高兩層的透天樓房。
廣場上的石柱標示著吾拉魯滋的名稱,太陽、百步蛇、陶壺都是排灣族傳說中非常重要的圖騰。
部落以五連杯迎接我們的到來
主辦單位邀請咖啡達人為我們說明近年咖啡消費的走向,達人說民眾對咖啡的消費行為一年一年改變,現在的民眾喜歡帶點酸味的咖啡,如果帶有果香味或特殊風味更佳。像屏東的咖啡帶有龍眼乾的香氣,南投國姓鄉產的咖啡則有蘆筍的味道,這叫產地的風味。
接下來是社區導覽,為我們導覽的是這位年輕小夥子,漢名是杜博森,他說他的英文名字叫 Tow percent,大家愣了一下之後皆哈哈大笑。
Tow percent 所站位置後面那棟石板屋是仿照大頭目在山上的家建造的,連裡面的格局都跟原來一樣,目前是文物展示館。
Tow percent 說只有大頭目的家門前可以立石柱,大頭目有事向族人宣布時,便會站在石柱前面,有一個用意是防止敵人從後面攻擊。
Two percent帶我們進入石板屋內參觀,部落的阿嬤以歌舞迎接我們。左邊的兩塊深咖啡雕刻木柱是祖靈柱,只有頭目家才能擺放。
排灣族和魯凱族一樣會用老鷹羽毛當頭飾,一樣也只有貴族以上的階級才能使用。
排灣族人使用的獵槍
在排灣族的傳說中陶壺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,而陶壺有公壺母壺之分,上面有乳突的是母壺,有百步蛇的則是公壺。
離開文物館後,Two percent 帶著我們在社區散步,今天的行程很悠閒,可以好好認識這個原鄉永久屋部落。來到吾拉魯滋參觀,如果不想走路,也可以租腳踏車來騎,一次20元(是我記錯了嗎,怎麼這麼便宜?可是我明明聽到是一次20元啊)
這裡是大頭目在吾拉魯滋真正的家,門前的大石板表明了這家主人的身分。
泰武國小是八八風災之後第一個重建完成的小學,被日本土木學會學者專家評為世界最美麗的小學。
藍天綠地下的泰武國小
這間泰武國小校內的「泰小石板屋」是由泰武國小師生合力打造,是泰武國小附設對外的一間商店,內部陳列、販售全校師生創作,具有濃厚排灣族文化色彩的手工藝品,也可在此享用吾拉魯滋部落生產的精品咖啡。
下午時段我們在吾拉魯滋咖啡產業館用另一種道具體驗烘烤咖啡豆 ,大家使用的工具都一樣,但是因為火力、拿壺的高度、搖晃的速度等因素影響,每個人烘出來豆子的色澤都不一樣,真的是很有趣的體驗。
這是中度烘焙的色澤,應該算是烘得比較好的。
這批咖啡豆烘出來的色澤不一,有深有淺。根據指導員的說法,表示沒有讓豆子在壺內均勻翻滾。真拍勢,這是我烘的。
這個黑到出油的咖啡豆已經是到深焙的程度,泡出來的咖啡絕對會有焦苦味。
烘完咖啡豆還有一些剩餘的時間,領隊小陳帶我們到附近的萬金教堂參觀,事前不知要來,沒做功課,聽說這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景點。
萬金教堂於1869年設立,是台灣第一個天主教堂。
萬金教堂距離吾拉魯滋很近,走路15分鐘就可以到,可規畫在同一個行程裡。
貼心小提醒 : 萬巒豬腳也在附近,可以在吾拉魯滋租單車,順遊萬金教堂,再到萬巒吃豬腳。